OB欧宝江南11日,山东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厅举行新闻通气会介绍解读山东省《公共建筑节能设计标准》。记者从通气会了解到,今年8月1日起,山东将在全国率先执行公共建筑节能78%的设计要求,能效水平将较现行标准提升20%以上。
建筑领域是我国能源消耗和碳排放的重点领域,据统计,建筑运行阶段碳排放约占全国碳排放的22%。加快推动建筑领域节能降碳,对于实现碳达峰碳中和、推动高质量发展意义重大。
公共建筑是建筑领域节能降碳的重中之重,公共建筑包含办公建筑、商业建筑、旅游建筑、科教文卫建筑、通信建筑、交通运输类建筑等诸多类型,约占民用建筑面积的20%。根据《2024中国城乡建设领域碳排放研究报告》,公共建筑运行碳排放占全部民用建筑碳排放的比例超过40%,公共建筑节能工作的开展,对提升建筑能源资源利用效率、降低建筑运行成本发挥了重要作用。
《标准》聚焦公共建筑能效水平和能源利用效率提升,共分8章和12个附录,主要内容包括总则、术语、基本规定、建筑与建筑热工、供暖通风与空气调节、给水排水、电气、可再生能源建筑应用,实现了建筑节能专业领域的全覆盖。
在现行标准基础上,《标准》进一步强化节能降碳措施,在整体节能率、围护结构热工性能、外窗遮阳系数、设备热效率及性能系数、室内照明功率密度值等方面做了调整,增加了建筑运行碳排放强度等新要求,能效水平提升20%以上,在全国各省市中率先达到节能78%设计要求。
记者了解到,城镇公共建筑新建、改建、扩建将全面执行78%节能设计标准,大型公共建筑、政府投资或者国有资金投资的公共建筑按照二星级及以上绿色建筑标准设计建设,政府投资的公益性建筑、城市新区公共建筑及大型公共建筑优先按照超低能耗、低碳建筑标准建设,探索近零能耗、近零碳建筑建设模式和技术路径。落实建筑和市政基础设施设备更新部署,结合城市更新、城镇老旧小区改造等,统筹推进既有公共建筑节能改造。
据悉,山东省于2006年发布实施公共建筑节能50%设计标准,并于2019年率先将公共建筑节能率提升至72%。《山东省“十四五”绿色建筑与建筑节能发展规划》提出,“十四五”期间城镇新建公共建筑能效水平在原有基础上提升20%。《标准》编制组认真总结工程应用实践经验,进行了百余次建筑负荷、能耗及降耗潜力模拟计算,明确了山东省公共建筑节能设计技术路径与限值参数。
山东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厅党组成员、副厅长、一级巡视员王润晓介绍,新标准与现行标准相比,主要在七个方面进行了创新:一是落实“双碳”目标,引入了公共建筑能耗与碳排放双控的设计理念。二是建立了涵盖主要公共建筑类型及系统形式的典型公共建筑模型及数据库,为节能限值指标的分析计算和确定提供了基础。三是首次提出了新建公共建筑用能系统除集中供暖外,宜采用全电气化设计的理念,充分发挥电力在建筑终端消费清洁性、可获得性、便利性等优势,建立以电力消费为核心的建筑能源消费体系。四是提升了围护结构主要部位的热工性能,细化了外窗(包括透光幕墙)的建筑遮阳设计,明确了运行阶段碳排放强度计算要求。五是全面提升了锅炉、制冷主机、多联机等设备的热效率、性能系数及综合部分负荷性能系数,以冷源系统设计综合能效比替代了综合性能系数,进一步提升了空调冷热源设备的能效水平。六是大幅降低了室内照明功率密度值,提高了电动机、交流接触器等的能效水平,融入了照明节能控制策略。七是明确了新建建筑应安装太阳能系统,并规定了设置面积要求,提出空气能应用要求,在浅层地热能利用基础上,鼓励中深层地热能的开发利用。
记者从通气会了解到,《标准》将于2025年8月1日起正式实施,从发布到实施预留近6个月的过渡期,按照住建部要求,过渡期内,即8月1日前,鼓励有条件的工程项目按照新版《标准》执行。自8月1日起,山东省行政区域内新建、扩建和改建的公共建筑,新申请施工图设计文件审查(不含因设计变更等原因重新报审)的,执行新版《标准》;8月1日前,已经通过施工图设计文件审查的项目,可继续执行2019版标准;8月1日前,已经申请施工图设计文件审查、但尚未完成审查的项目,鼓励按照新版《标准》调整设计文件后重新报审。返回搜狐,查看更多